【第590章:能量来源问题】-《科技巨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按照这样的开采度,一套切割机一天下来撑死了能搞定1吨,第一批预期要运送5oo吨……”任鸿心中思量着。

    这一天一吨的采集效率的确有点低了,比预计的开采效率低了近半,第一批运回地球的晶体矿要达到5oo吨的预期意味着要5oo天的时间,加上其他一些额外的事务,已经过了5oo天。

    除非在制造几套切割器!

    这个念头在任鸿脑中出现了片刻就被否定了。

    开什么玩笑?移动切割器那7oo多个亿(人民币)的一套设备造价,即便矩阵科技也吃不消,又不是紧急时刻,也没人来抢,为了效率而这样去破财反而得不偿失了。

    想到这是紫源晶,足以撬动一个新时代和奠定太空霸主基石的顶级战略材料,一天一吨的产量也不错了,毕竟不是铁矿、煤矿或稀土矿,这可是紫源晶体矿。

    “王教授,时候不早了,你还没有吃东西呢,人是铁饭是钢,可别累坏了身体。”一旁的李星峰笑道。

    这么一说,任鸿还真有点饿了,瞬即又想到了隧道里边的人:“还有明杰,找个人去接他的班,饿的可不止我一个。”

    “交给我们好了,放心吧。”

    任鸿点点头,寒碜了一下便回到了哨站基地,卸下一身防护服整个人轻松了不少。

    正在享用晚餐的任鸿却被突然想到的另一件事情给难住了。

    开采出来的紫源晶石全部为暗紫色,内部存储的高纯度能源占比不到3%的比率。

    运回地球之后,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物资,最高绝密存储下来,要是就这么放在仓库中未免也太损失惨重了。

    晶体封存入库之前,必须每一块都是满储能状态,否则战略意义将被极大的削弱?

    让任鸿犯难的是,从哪里获得这么多高纯度能源,若是以电能摄入紫源晶,单单就这15o千克的晶体矿,全世界所有的电站,任何形式的电站的能量全部摄入这些晶体,一年都显得捉襟见肘。

    或者目前整个国家三分之二的能源产能全部转而专门摄入这75o块晶体内存储起来,持续不断的供能储蓄没个两三年都不一定能够搞定。

    75o块晶体能否吃下相当于近14oooo万亿焦耳的能量,换算成电能那又是相当于多少电量?而全球的年电量也才多少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