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摊上个体恤百姓的皇帝和太子,连神仙都下凡相助,对于百姓来说,就是最大的幸运了。 武英殿,御书房。 老朱目光扫过工部尚书。 “秦淮河水患,没啥说的吗?” 工部尚书菊花一紧,组织语言,还是觉得千穿万穿,马屁不穿。 “天佑大明,陛下英明,安排开闸放水及时,东水关稳住了,没崩塌。” “秦淮河两岸没出人命,而且民居大多塌了,这回拆迁不头疼了,补偿房子就行。” “幸好太子殿下亲临,身先士卒,要不那帮刁民恐怕变成钉子,被水淹了。” 工部尚书说完,悄悄擦了擦汗。 他觉得,这次多亏了陛下反应迅速,否则必定菊花残,满地伤。 他主持修造的东水关,刚好在郭桓贪腐案后。 郭桓贪腐大案,三万多人头,割草一般,说没就没了。 当时没敢贪,没敢偷工减料,可堤坝一旦被大水冲毁,没有问题也成了有问题,追起责来,失业是最轻的了。 “行了,别逼逼了。” 老朱不愉快的摆了摆手。 说到底,先知先觉的是王怀小子,一道彩虹屁,显得他没有先知先觉,就是个昏君似的。 “是.......” 工部尚书愕然,哪一句马屁,拍到蹄子上了? 老朱瞪着他,又冷哼一声。 “听说太子的翠玉龙龟,落水了?” 原来天大的是这玩意儿……工部尚书大惊失色,当即跪了下来。 “陛下,微臣立马命人打捞,同时寻访天下名玉……” 老朱摇了摇头。 “给那吴邦佐官升一级,封封口,那天的事,烂在肚子里就是。” 工部尚书更纳闷了,吴邦佐那愣头青,知道啥内情不成? 但陛下不愿说,咱也不敢问。 稳如死狗,才是保命的良方。 老朱打发了工部尚书,随后出了宫,前往东宫。 东宫,没邀请老朱的狂欢派对,正在进行…… wap. /106/106916/27795900.html 第(3/3)页